歌羅西書

作者

外証

關於保羅是否這書信的作者問題,正面的外証俯拾即是。早在第二世紀時,已有

不少著名的教父引用了這書信的內容。例如愛任紐(Irenaeus),亞歷山大的革利

免(Clement of Alexandia),俄利根(Origan)等。不但如此,早期的作品中也有

不少可能是關於歌羅西書的引喻,如Ignatius曾引用希臘文片語“在所信的道上

恆心(1:23)”;安提阿的非阿腓利(Theophilus of Antioch)在他的護教作品中也

曾出現“在一切被造的以先(1:15)”

內証

直到十九世紀,保羅是本書卷作者的主張不曾被人動搖。在書信的開首,作者自

稱是作使徒的保羅(1:1)。明顯地,歌羅西書和公認為保羅真跡的腓利門書關係非

常密切,兩卷書信的結尾同是亞里達古、馬可、以巴弗、路加、底馬和保羅一同

向受信人問安(4:10-14;門23-24)。到了近代,學者們就保羅是否本書的作者發表

了很多不同的意見。他們的論點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1. 文字和風格﹕在這封書信中,作者曾用了很多在公認為保羅真品中未曾出現的

新詞彙,可是個中原因可能只是因為對付這新異端的一種需要而作出的改變。

2. 神學﹕有些學者提出在這書信中的異端分明是在第二世紀才流行的諾斯底主意

(Gnosticism)。但我們知道諾斯底異端在第二世紀時已相當有系統。而在信中所

針對的異端並不見得如斯有條理,所以有理由相信信中的異端是第一世紀諾斯底

主意的初形。另外,有學者指 出保羅神學中的重要教訓如因信 稱義、律法與恩典

、神的義等都沒有在這信中出現。 但我們不忘這是一封真實的書信,並不是神學

手冊,作者只對當時的需 要作出回應,所以不能因此就否定這不是保羅的作品。

3. 與以弗所書的相似﹕有學者指出同一位作者不會寫出兩封如此相似的書信。所

以其中一封一定是另一封 的仿製品。不過正因為這兩封信 的相似,我們的需要,

寫信給兩群處境不同但又非常密切的收信人。他在寫信時意識到他們之不同,但

腦海中被偉大的屬靈真理所充滿。

出處與寫作日期

關於寫作日期,全繫在作者在何地完成這封書信 。 我們有理由相信歌羅西書和腓

利門書都是在同一時期內寫成的。作者在信 中提及正在被囚。保羅曾在三處地方

被監禁過﹕

1. 該撒利亞﹕這裡的可能性不大,因為亞尼西母多數不會逃走到那裡。更重要的是

保羅在這段期間內並沒有多少得釋放的希望,他在這時只想上訴該撒,所以不會

在信中提及會去歌羅西。

2. 以弗所﹕這處比較合理,它鄰近歌羅西,所以阿尼西母極有可能逃往那裡,而且

保羅在腓利門書要求腓利門為他預備房間。如果他不是在以弗所而在遠方的羅馬

,如此吩咐是沒有意義的,可是我們知道作者寫信時是與 路加和馬可一起,但在

使徒行傳中保羅在以弗所的行程中並不包括在路加的“我們”篇之內,更重要是

馬可並沒有參與這次行程(徒15:35-41)。

3. 羅馬﹕雖然我們知道保羅在到訪耶路撒冷之後計劃是往西班牙(羅15:28),但他可能

在寫完羅馬書之後改變心意往歌羅西。 路加和亞里達古(徒27:2)顯然是和保羅

一起(徒28:14;提後4:11)。 阿尼西母也有可能逃到羅馬大都會以便消失在人群中

。此外,保羅在羅馬還有很大自由寫作和作個人宣教。終觀以上各點,保羅在羅

馬寫作是機會最大的。固此,這書信的寫作日期就是主後六十年代初了。

寫作背景

保羅未曾到過歌羅西,所以歌羅西的教會極有可能是保羅在以弗所宣教時歸信的

以巴弗所人建立的。歌羅西位於小亞細亞的老底加河邊(River of Lycus)。曾幾何時

是一顯赫有名之城。 但現在既不雄偉,也不重要。使徒從以巴弗口中得悉有一些假

教訓在歌羅西教會中出現。今日,我們已不能詳細知曉那些在歌羅西的假教訓,

但有些學者提出它們單是來自猶太教。顯然地,它們是一種混合宗教的產品。它

溶合了猶太教和希臘哲學。禮活(Lightfoot)更進一步指出這些異端是愛色尼教派

(Essenes)的近親。這種教訓是第二世紀曾大大擾亂教會的諾斯底主義

(Gnosticism)的胚胎。

保羅與歌羅西異端

歌羅西異端所提倡的基本上是一種二元論的思想。 它包括了禁慾主義,猶太教和

東方神秘宗教(2:20-23)。 主張這些教訓的人聲稱神和物質界是水火不容的。世界

是邪惡的,反之屬靈領域是善良的。神是良善的,當然不會和這邪惡的物質界有

任何關係 。 甚至這世界也不是神直接創造的,它是經由一級接一級的中介天使所

造成(c.f 1:16)。我們當然不能直接敬拜神,卻要藉著這些中介天使才可以(2:18

上)。 雖然我們已得著基督這位救主,但這也只是信心的初階(2:19),更高超的屬

靈習作是苦待 己身(2:23),因為這身體是靈魂的監獄,並且特別的屬靈知識(2:18

下)、 受割禮(2:11)和遵守猶太教的法則更是獲得救恩的必要元素。

首先,保羅提出高昂的基督論以反談這錯誤的二元論。他強調基督不但是屬靈界的

主宰也是物質界的主宰(1:15-19)。所 有受造物也是藉著祂造的,更是為祂造的

(1:16)。所以跟本沒有必要藉著其他中介天使親近父神。 藉著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

的血,我們已經與神和好了(1:20-22)。此外,他們也不需要神秘的知識以獲得救

恩。因為神所有的智慧知識都在基督裡藏著。也藉著祂展示了給世人(1:26-27;

2:2-3)。 他們屬靈的成長全在乎他們有沒有遵著基督而行(2:6-7),與其他一切花

言巧語(2:4)或人間遺傳(2:8)全無關係。此外,身體也不是本然邪惡的或是靈魂的

監獄。 反之,基督是藉著肉身表現出神本性一切的豐盛(2:9)。他們也不需要遵守

猶太教的割禮,因為他們在受洗時已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禮(2:11-12)。猶太教

的律例對他們已全無功效。因為基督在十字架上已把這些完全塗抹了(2:13-15)。

固此,對天使的敬拜或遵守猶太教的禮儀,不但不合適,而且更會奪去他們的獎賞

(2:16-20)。真實的屬靈追求是與 基督認同,活出基督的生命(3:1-)。在實踐上,

他們要脫去舊人(3:59),就是棄絕一切邪惡的生活,又要穿上新人,這新人是在知

識上漸漸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3:10)。 愛和感恩正是這新生命的兩種重要表

徽(3:11-17)。最後,保羅指導他們在不同崗位上過順服的生活,順服正是屬靈成

長中重要果子(3:18-4:1)。

與以弗所書的關係

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的對應是顯然易見的,多數在歌羅西書中出現了的題目都會

在以弗所書中以相同或不同的形式出現。可是沒有証據顯示較長的一卷是根據較

短一卷而有系統地發展出來的。

歌羅西書主要是反駁異端,所以全書中大部份的篇幅都是屬於與猶太教或別的宗

教哲學辨解。但以弗所書卻是一封目的是為了造就以弗所和附近教會的傳閱書信

。所以它多數是正面的教義陳述,特別是著重教會的真理。有趣地,以弗所和歌

羅西書各有一重點不曾在另一書卷中詳述。在歌羅西書中,基督被介紹為一切受

造物的源頭和目的。這方面在以弗所書中是少有提及的。另一方面,在以弗所書

中記述了聖靈顯著的工作,這點在歌羅西書中卻 欠奉。

大綱

  1. 問安與禱告(1:1-14)
  2. 基督的超越(1:15-22)
  3. 保羅的職事(1:23-2:7)
  4. 假教訓的警告(2:8-23)
  5. 正確的屬靈觀(3:1-4:6)
  6. 結語(4:7-18)

腓利門書

作者與寫作日期

請參考歌羅西書

貢獻

這是保羅留下的一封私人信。 藉著它,我們看見這使徒的一些性品﹕他的愛心、

智慧、溫柔、幽默, 更重要的是他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生命成熟。奴隸問題在古

羅馬是相當嚴重的。在這書信中,雖然沒有直接關於這問題的訓喻,但它本身卻

給我們最重要的指引。它就是用愛心互相接納,在基督裡成為一家。它給我們展

示了神學如何改變我們人際間的實際關係。

寫作背景

阿尼西母是腓利門的奴隸。他可能偷走了腓利門的金錢而逃到以弗所或羅馬,後

在獄中遇見保羅而信主。保羅本想把阿尼西母留在身邊,但又不知腓利門的意思

如何,所以打發阿尼西母回腓利門身邊。這信 的目的是叫腓利門不要處罰阿尼西

母,卻要接納他如弟兄。

Back to Caleb's Home